微博二次上市遭遇破发,KOL经济如何破商业化难题?明星娱乐引领,平台属性成关键
近日,微博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,股份代码为“9898”。然而,其开盘即破发,跌幅达7.04%,市值约595亿港元。此次上市,微博能否在资本市场迎来新起色,引发业内关注。
作为国内首个微博产品,新浪微博自2025年上线以来,凭借其独特的平台属性,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占据重要地位。据CNNIC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底,我国微博用户数已达2.5亿,网民使用率超48.7%。此次上市,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,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,更关注长期价值。
然而,与用户规模不匹配的营收成为微博的掣肘。与微博月活用户相当的快手,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205亿元,而微博同期营收仅为38亿元。此次上市,微博能否突破商业化难题,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。
微博的五大核心平台属性——公开、实时、病毒式、全面以及社交,使其成为中国互联网最高效的信息传播平台。然而,在直播、短视频等产品上,微博却未能抓住风口,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略显滞后。
尽管如此,微博仍凭借其平台属性,引领了KOL经济,推动了娱乐行业的流量经济发展。截至2025年6月,微博拥有46个垂直领域内容,包括名人、明星与娱乐、幽默、媒体等,拥有中国最大的名人、明星和KOL网络。
然而,娱乐明星内容成为微博最重要的流量来源,也导致恶意刷量、流量造假等乱象频发。国家网信办开展“‘饭圈’乱象治理”专项行动,要求取消所有明星排行榜单,对微博的影响尚不得而知。
在商业化方面,微博的广告及营销收入是其最主要的营收来源。然而,微博的广告主数量却连年下降。微博如何在广告市场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,提升效果广告的比重,成为其能否吸引更多广告主以及广告业务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。
此次上市,新浪控股股东从一家上市公司变为私人控制公司。新浪董事长曹国伟拥有新浪61.2%股权,以及100%投票权。微博的实际控制人为微博董事长曹国伟,其享有微博70.6%的投票权。
在商业化难题待解的背景下,微博能否在资本市场迎来新起色,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。